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2803|回復: 0

院長大人註解清靜經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5-8-10 11:27:1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院長大人註解清靜經

(講解)



老君曰︰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吾不知其名,強名曰道。夫道者,有清有濁,有動有靜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。男清女濁,男動女靜。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。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夫人神好清,而心擾之。人心好靜,而慾牽之。常能遣其慾,而心自靜。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滅。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,慾未遣也。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,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,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,三者既無,唯見於空。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,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,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。寂無所寂,慾豈能生,慾既不生,即是真靜。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。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。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。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

太上老君曰︰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,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,執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,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,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,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,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,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耆自得,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



  

《活佛師尊序》

  世道衰危,天下溺矣!日月來往,添有無窮之變幻;運數

 轉移,實現堪憐之景象。嘆哉!紅塵釀成處處之劫煞,眾生

 遭受種種之塗炭,斯是天為之歟?抑人為之歟?悲乎!潮流

 趨來,人人競尚維新,倫常拋棄,個個不知守禮。援救天下

 之至道,鮮有人行之矣!雖有三教遺人,多為形色所囿,矧

 是

天命旋歸真道卷隱,修持者僅得其皮毛而已。屆此天開文運之際

 ,道劫並倡,以劫收殺惡徒孽子,以道挽救善男信女;誠是玉

 石分班之期,激濁揚清之時。幸爾緣深,得與為師聚首,同助

 道盤,以期將來完成正果。立萬世不朽之基,成千古不泯之業

 。爾諸弟子每嘆性道之不易參悟,經典之不易研究,常引為憾

 事。惟此次講論清靜經,猶難瞭解,深感

上帝慈憫,特遣 茂田為契釋義然;亦係爾等誠心格之者也。得

 此非常之機緣,休自輕棄。能自永持,是 師之厚望焉。

 

《序二》

    嘆芸芸眾生,終日沉醉於孽海,度着無情的歲月。末刧收束

 的時候,遭受種種刧煞,真是悲痛萬分,慘不忍覩呢。推其原

 因,這都是因為人心不古冺滅天良所致。 孟子說︰「天下溺

 援之以道」。道為萬類生活的要素,中庸有云︰「道也者,不

 可須臾離也」。正是證明大道的尊貴。老子為道教之始祖,歷

 代以來救世的苦衷,非是筆下可以敘盡的。

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, 聖母玄妙玉女於殷王陽甲庚申歲,夢五

 色霞光擁太上老君,降於空際,倏變為五色流珠,入口吞食之

 ,遂凝聖胎。孕八十一年,至殷王武丁庚辰歲,(即夏歷)誕

 於楚苦縣賴鄉曲仁里。 聖母見天開數丈,眾真捧日而出因手

 攀李樹,從左脇而生。生時白首頂有圓光,生而能言動,周行

 九步,左手指天,右手指地曰︰「天上地下惟我獨尊」。即指

 李樹以為姓氏,事實已詳載於道藏經。周時稱為君子, 孔子

 又有「猶龍之嘆」。神道變化,實在不能測透。

老子遺留的經卷很多,清靜經也是其中的一部。全書宗旨是讓人

 皈依清淨的意思。但是舊本的註解偏重於後天功夫,依着修持

 欲想道成天上是很難的一件事。今時特奉

母命,闡釋真意,註為白話解說,以便容易研究。然而研究之後

  應當如何?俗云︰「念經不如講經,講經不如依經行。」善

  男信女果能體意實踐,纔合俺 呆叟的希望呢!


  



  

第一章

老君曰︰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

    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吾不知其名,強名曰道。



※字解※

  

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,為道教之祖。形︰是有形可觀,

有跡可循的。天地︰是混沌初分的時候,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,

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。情︰是屬於後天,是性的動,

如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等。

日月︰日為火之精,乃恒星之一。月為水之精,乃係地球之衛星,

也就是陰陽的意思。名︰能稱呼標記出來的謂之名。

強︰剛強不屈,定而不可移的意思。道︰萬事萬物所必循由之至理。



  

※章解※

  

老子說︰大道本來無有形象,但是能夠生天育地。本來無有情感,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週流。本來無有名稱可以標記,但是能夠燮理陰陽,生發消長,養成天地間的萬物。如此玄妙,我不知道祂的名字是甚麼,又怕後人無所是從,就依據天理來推測,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作{道}。



※演說※

其麼是道,就是無為之真理,萬事萬物必然循由的路徑。它雖然焦形無象,內含玄機奧妙,盡用俗人的眼光,是不會看透了的。所以世人多以此為迷信,不知內蘊真意,意作無稽之談,其乃管中窺豹只見一斑。老子悲天憫人,一片濟世的苦衷,真令人懷念千古,是永久不能忘掉的。就是在世所遺留的經典,如道德、黃庭、清靜等經,無一不是真機妙理,無一不是性理秘訣。堪嘆後之學者,多有智者落於頑空,愚者流於執相,這空而不空的真道是不易測透的。孔子尚有{猶龍之嘆},何況平庸的俗子,更不能見其真相。即清靜一經,多有認為抽添搬運吐納的功夫,以訛傳訛,真是遺誤不淺,有者依此修持,直如抱磚磨鏡,百無一成。有負老子在天之靈,這是多麼悲嘆的事啊!現在天道應運降世,明師承命普渡眾生,以神道設教來挽化苦海中的迷子。浩劫即在目前,時機不容稍緩,大聲疾呼願億萬生靈,得登濟世之慈航。



※呆叟承領※

上帝之聖旨,各地宣化成全。見研究{清靜經}的人們,多因註義未明,深感困難。俺為方便明暸起見,所以借機註釋白話解說,以作研究者的參考。

老子首章說到無形、無惰、無名的原理,也就是{道德經}所說的︰「無名的樸。」生機一動而生育天地,運行日月,長養萬物。這無為的妙用真是只可意會,而不可言傳呢!北海老人曰︰「畫前之易非神難見,不傳有道非聖難知」。老子為聖為神,以這無為的妙理,立名曰︰{道},絕不相強。無奈現世的人們,崇尚科學,執於形象,故此不可捉摸的真理,則無人過問了。那曉得科學之所由來,原出自哲學,世人多稱哲學為科學之母,並稱老子為哲學之鼻祖。因哲理本屬抽象,故世人多有不知。{詩經}上說的︰「明哲保身」,也就是讓人明道的意思。不能一言而盡其義,所以{大學}上說︰「物有本未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希望同胞弟兄,努力進步研究,自能智慧大開,照穿一切,無處不是光明呢!

  

詩日︰無形無象更無疆 一理流行貫八荒

   萬物長養天地育 五行生剋日月光

   真空非空含妙相 無為有為透玄黃

   緣深能得明師指 了達聖業永留芳




 



第二章

夫道者,有清有濁,有動有靜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。男清女濁,男動女靜。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



※字解※

清︰是空虛純潔的意思。濁︰是污濁不淨的意思。動︰是移動作為的意思。靜︰是寂然安止的意思。降本︰是分賦的理。流未︰是造成的象。



※章解※

這包羅萬象的道理,無微不至,無所不含。也有純潔,也有渾濁,也有動機,也有靜意。不過在它沒有發現出來的時候,憑俗人的眼光,是察不到的。到了生育天地,纔知道天能週行不息,地能載物不辭。到了生人的時候。纔知男秉乾道而成,所以為清為動,女秉坤道而成,所以為靜為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,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。陰陽相感,真理寓乎其中,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。



※演說※

這一章是一本散於萬殊的意思。無極一動,分晰出天覆地載之消長,陰陽動靜之變化。普遍週界人人各具一理,物物各具一天。所以{易經}上說︰「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」,降本流末,曲成萬物而不遺,這是上帝造物的起端。但是上帝為了生天地、造萬物,一點也不惜力、也不辭勞。將世界治理的應有盡有,讓眾生來享受這一切的幸福。最可悲嘆的,是眾生只知享受安樂,便忘了法天則地的大道。看現在社會上一般沉醉的男女們,真是污濁不堪。衣冠禽獸觸目皆是。惟恐髒了俺呆叟的筆,也就不再一一的剝露其真相了。芸芸眾生為了貪生怕死,遭受風塵的埋沒,汨滅了自己的良知良能。對於無為的道理,更是石沉大海,消滅的無形無象了。更加利益薰心,早將天理良心丟在腦後。沉醉夢鄉,一味溫柔。被情枷枷的特緊,被愛鎖鎖的特嚴,那有功夫來研討無為的妙道,追究性理的根源呢!即使有些修道的人們,不是銅牆鐵壁無門而入,便即夙孽太重,明師難遇。否則智者過之,愚者不及,所以惹的孔子嘆惜「道其不行矣夫」的話呢!

  

詩日︰聖意罔極混沌初 皇恩一本散萬殊

   乾坤栩栩參造化 動靜如如盡功夫

   激濁揚清道悠遠 法天則地德不孤

   若趨聲色沉孽海 濤濤波浪幾時出



  

第三章

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。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



※字解※

源︰是根本源流。基︰是根底基礎。悉︰是明悉的意思。歸︰是附納歸入的意思。

※章解※

這玄妙無邊的大道理,就含著清濁動靜呢!可是細心追究,輕清的天還是重濁之地的起源呢!因為九重宗動天,本係一氣流行而屬於動,可是確為地靜之基呢!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,自然連天地都要歸納在你的本性中呢!

  

※演說※

  

※這一章是讓人知本的意思。前章說的降本流末,字義非常深遠。恐怕人戀末失本,所以老子再再叮囑,這樣的苦心,真是令我呆叟也萬分的感激呢!而且又含著回轉先天的工夫。後人多以此為搬精煉氣之解,實在貽誤不淺。本來清濁動靜皆屬後天。如先天無極之真理,那就無所謂了。清者顯而易見的是指氣而言。濁者就是象了。都知道由理而生氣,由氣而生象。所以地之為物,也不過是氣包中的一彈丸而已。故此清是濁的源頭呢!男清女濁,也是這個道理。本來一有人身,即是後天。當初天生人的時候,是秉受陰陽之氣,貫之一真理而成形。男秉乾道為清為動,女秉坤道為濁為靜。故男子為女子的主,女子為男子的助。聖人所說的︰「出嫁從夫」就是此意。不過現在的人,不明根本不知道德,以致陰陽乖舛,男女不分,綱常不整。以今昔之比較,實有天堂地獄之分別。寫到這個地方不由的替世人捏一把汗、如是永墜沉淪,何日出頭露面,幸今皇母慈憫,真道復興。教人明白這個道理。看破紅塵,衝開枷鎖。果能常清常靜,視天地為逆旅,知光陰為過客。瀟瀟酒酒,逍遙界外,直如在世的神仙,不拘於聲色,不囿於五行。真是到這個時候,連天地都歸納到自己的本性中了。



詩曰︰萬物之靈人獨尊 性統四端智慧深

   寄塵有性當知本 處道無為但率真

   總戀聲色失覺路 難免沉淪困迷津

   願爾皈依常清靜 誠報天恩與師恩



  

第四章

夫人神好清,而心擾之。人心好靜,而慾牽之。



※字解※

神︰陰陽不測之謂神,亦猶性也。擾︰是擾亂的意思。慾︰是嗜慾。即性情之所好者謂之慾。牽︰是引之使前,牽動的意思。



※章解※

上帝所賜給的元神,本來是純潔無染,虛空無礙的。因為受到人心的擾亂,便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著了。人降生後的初心,無嗜無慾,也是很安靜的。因漸漸的長大起來,知識漸開,薰陶漸染有了私慾之念。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誘,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韁之劣馬了。



※演說※

前章說到人能至誠不息的常清常靜,連天地都要歸納在本性中。正是孟子所說的︰「萬物皆備於我矣。」但是苦海波浪濤天,私慾橫流,那一個能皈依清淨之道呢?盡作些妄貪妄取不仁不義的事,被那七情六慾的纏擾,多數人都是染上了不良的嗜好。小則害身喪命,大則傾家亡國。看到世界的現象,不由掩面而泣。咳!「英雄有淚不輕彈,只因未到傷心處」。多少佛子都入了迷魂大陣,不但不知覺悟,反而以害為利,以苦為樂。愈趨愈下,沉淪到無底的深坑。張載有云︰「民吾同胞,物吾同與。」不忍人物遭此殘酷的浩劫,更不忍良莠混淆,玉石同焚。當如孟子所說的︰

「天下溺,援之以道」故應此時,上帝降下濟世的寶筏,復差傳道明師,普渡三曹,大施宏恩。又令諸天神聖,同助應運明師。故而真宗闡明,直指人心見性成佛。重註三教之經典,大闡一貫之淵源。挽化眾生,回心向善,方能脫出這無情的漩渦。然而上帝所賦的真靈,因久被風塵埋沒,已然明而不明。這一章書是說的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」,理性受到氣秉的包圍,人心受到物慾的引誘。也就是理蔽氣,氣蔽物的意思。久迷本面,喪失其常,如此以往,不能擺脫,總是輪迥變轉,何等苦惱。諺云︰「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」。希望眾生早一日的覺悟,早得一日的超脫。纔不負俺呆叟這一片濟世的苦心呢!

  

詩日︰人心好靜慾多牽 勸君當將六門關

   修身誠意惟格物 清心寡慾須戒貪

   實用四勿常克己 體行八德時格天

   一念不生無可掃 金丹不煉自然圓



  

第五章

常能遣其慾,而心自靜。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滅。



※字解※

遣︰是格除的意思。澄︰是由濁入清的意思。自然︰是無所勉強之意。六慾︰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三毒︰貪、嗅、痴。



※章解※

如果能夠永久的將一切私慾雜念格除了去,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。心不妄動,再加上澄清的功夫,元神自能酒酒陀陀,虛空寂靜,一點掛礙也沒有了。不用再去造作勉強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決不會再發生出來。貪、嗔、痴,也就消滅的無蹤了。



※演說※

這一章是歸本還源明善復初的意思。雖然說是遣慾心靜,澄心神清。但是行起來,完全都是自然的功夫。{大學}上說的︰「格物」,{中庸}上說的︰「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」,和{道德經}上說的︰「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」,都是讓人克己、率性的秘訣。不過人心一動,便會生出許多變化。佛云︰「心生種種法生︰心滅種種法滅」。一著動機,六門大開,眼要貪色,鼻要貪香,舌要貪味,耳要貪聲,心觸俗情,意生貪求。嗟呼!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味令人口爽,五音令人耳聾」。如此則神不安舍,不知發生多少可悲可惜的事呢!若是能依著顏夫子的「四勿」︰非禮勿視、聽、言、動。那能不達到克己復禮、天下歸仁呢?

{楞嚴經}上說︰「菩薩見慾如避火坑」。眾生已被聲色所迷,苦苦追求,惟恐不得,那肯再躲避不納呢?凡有利於我的都要貪求,稍有違逆,便生嗔恚。痴心迷理,而生出許多煩惱障礙來。眾生因昧於六慾三毒,著於色相,故不得見如來。今時得道佛子,佛綠深厚,明理虔修,自能一步直超。果有遣慾澄心,全始全終之志,不生半途而廢之心,自無功虧一簣之嘆。遵而行之,自能達到心靜神清的功能了。



詩曰︰心擾慾牽苦無窮 輪迴轉變幾時停

   欲覓性中真面目 勿戀身外假虛榮

   三心四相當盡掃 五蘊六慾自能空

   洒洒陀陀無掛礙 何愁大道不成功



  

第六章

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,慾未遣也。



※字解※

不能者︰通俗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,亦是沒志向者的措詞。



※章解※

能字含有深遠的意思。如其能的時候,則可以一性圓明,復合無極。不能的原因,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澄清,私慾沒有除盡的原故。



※演說※

這章是指修道無恒。中途而輟者說的。前章也曾經說過,修道貴乎有恒。如欲虔修,而沒有堅志,自然心不能澄,慾不能遣。果能立下決心,則事情無不成功的。論語上說︰「士不可不弘毅」。諺云︰「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」,何況修道更是貴乎專一,否則說的天花亂墜,地湧金蓮,不能知行合一,亦是枉然。常言︰「空談無補」,也是警告言過其行的人說。如能體道修持,定能返本。拿定把握,不怕一切荊棘,雖有千魔萬考,也不妄生退縮之心。當知冤孽不了,難把鄉還。明白這個道理,即知魔考是成道之母。遇有逆境,是考人之至誠。



遇有逆事,是考人的智意。總之,不要因一念之差,遺恨終身;永墜輪迥悔之莫及。若不早得超脫,惟恐時不久待。故北海老人有云︰「萬劫千生得此身,幾回出沒幾回循,此身不向今生渡,更待何時渡此身」。明透此意,自悔往者不及,來者可追。至於心何能澄,慾何能遣,下章尚有研究呢。



詩曰︰眼前貨利休妄圖 勿惹風塵蕩五湖

   須藉聖道成聖業 莫因凡福作凡夫

   幸得三寶明舊主 虔修一貫返故都

   今生不向彼岸渡 劫後懺悔復何如



  

第七章

能遣之者,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,外觀其形,形無其形,遠觀其物,物無其物,三者既無,唯見於空。(三者既無的無字,原文為悟,今作無字)

  

  

※字解※

觀︰是察望,此處含有達觀其真理的意思。見︰是物接於目而能加以辨別的意思,也可作現出來講。空︰理之體曰空,亦是諸法一無所有的意思。



※章解※

能夠遣除物慾的人,迥光返照,內觀自心,連心也沒有了,那還有甚麼慾呢?外觀其形,連形也沒有了。遠親其天下的物,連物也沒有了。心、形、物既然都沒有了,唯能現出來的,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。心、形、物其沒有的原因,是自己一性圓明,超然物外,不為浮俗所繞;明暸身心幻境,萬物無常,不被聲色所迷,朗然天真妙意得存。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,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!



※演說※

這一章書是讓人破除色相,重見如來真面目的意思。佛云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又云︰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。由此看來,凡是有形象的束西,都是幻虛不實的。所以老子說︰「內觀無心,外觀無形,遠觀無物」。無心自然不起慾念,無形自然免除憂患,無物自然沒有貪求。三者都沒有了,纔是真空生妙有的時侯。若是戀相不捨,便要永久沉淪孽海,不知何日纔是出頭之日呢!再說人之色身,根本出沒無常,所以順治皇帝出家詩上說︰「未生我時誰是我,生我之後我是誰?長大成人方知我,合眼矇矓又是誰?」可惜一般世人,把假色身視為珍寶。到處趨吉避凶,朝夕轉變,為了安然長存,於是乎又作了些上干天怒、下遭人怨的許多壞事出來,反而促短了自己的壽命。鳴呼!以假忘真殊為可嘆。將自己一團虛靈不昧萬劫長存的真性,反到葬送到九泉之下。老子看到這個地方,為騖醒世人,曾有言曰︰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。」是讓人明白假身之外方是真身。故臨濟禪師有言︰「真佛無形真性無體,真法無相。」堪嘆世之愚人,不但不能忘其形體,反以假體為真。殊不知現在如何榮華富貴,百年光陰,猶如彈指,三寸氣斷,色身能永在嗎?值此天道普渡,菩薩仙真臨凡助道,各人的根基,又有誰知?呆叟大聲疾呼,願世人早覺迷夢,睜開你的慧眼,自能看穿色相,洞觀無礙。真假認清,輕重辨明。揮起你的降魔杵,舉起你的斬慾刀。急速借假修真,一旦功圓果滿,纔知俺呆叟的話不假呢!

  

詩日︰萬緣生滅意叢叢 悟盡塵勞俱是空

   放眼休觀是非事 修身勿論苦樂情

   三心了卻心心了 一竅通時竅竅通

   自性般若隨時現 無時無地不光明



  

第八章

觀空亦空,空無所空;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;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;寂無所寂,慾豈能生,慾既不生,即是真靜。



※字解※

湛然︰是形容極清幽的意思。

寂︰是安然清靜的意思。



※章解※

上章所說的,「三者既無,唯見於空」。這個「空」乃是空洞一無所有了。如果若是能空到極點,無所再空了,所餘者是一個「無」字,然而這個「無」字,亦應用功夫把他沒有了。到此地步,連這「無」的功夫都不應存在。因為有所在,即不為真空,如何能生妙有呢?既然「無」的名字「無」的功夫都沒有了,這時方算入於清幽常久的安靜呢!但是寂靜到了極點,亦不知其所寂了。此時的心性,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。私慾雜念,怎能夠再生起來呢?私慾雜念之心,既然不能再生,這纔是真實的清淨呢!

  

※演說※

由上章可以知道人之所得乎天的真性,是沒有形色的。然而又恐世人誤解了這個「空」字的真意,不能瞭解。所以不得不把老子所說的︰「空、無、寂、靜」的奧旨詳加解釋。須知所說的「空」不是「頑空」。所說的「無」不是執著於「虛無」。所說的「寂」並不是靜坐觀空的呆板。如果能悟穿了,「真空妙有」纔是真靜呢!今有一般修行的人,遠離了一切人情,將自己父母妻子置之不顧,把五倫八德亦認為烏有。也不勸化世人,自認已為世外的高人,還希圖超脫成仙成佛。豈不知自心已執偏見。將來也不過落一守尸之鬼而己。有甚麼好處呢?{金剛經}上說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就是教人修道不應當執形著相,方能觀見真空呢!

佛說謂︰「法本不無,莫作有見。法本不有,莫作無見」。{中庸}又說︰「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」。雖言「無聲無臭」而不言「空」,就是恐怕世人悟解「空」字。並且連有無的念頭,都不當存,方是正見,纔能入於清靜,所以六祖惠能說︰「無念念即正,有念念即邪。」不存有常寂之念,方可真實的常寂呢!

  

詩日︰   至誠無息體自然 空空自如何須觀

    無所空時即是妙 有點念頭卻非禪

    寂無所寂不知寂 玄之又玄難言玄

    自能覺悟體真意 普施慈懷挽狂瀾



  

第九章

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。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。



※字解※

真常︰真是不虛,常是不變,即是指真理而言。

性︰天之所命與人的,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。



※章解※

用那真常不變的理,來應付萬事萬物,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,便能得萬物的性理。不但是平時如此,即便應於萬事,亦是事來則應,事去則靜。果能這樣的平靜,自強不息的作下去,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。



※演說※

上章說的是「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」。這一章是解釋,怎樣纔能作到真靜呢?觀今世人有的只能靜而不能動,或者能動而不能靜,此乃凡夫又何足道呢?況且只是獨善己身,不能兼善天下,但是老子說的真靜,「是奧理取靜」的真意。在自身本具有常而不變的理性,更是無為無畏,良知良能的。如果能得到明師指點,自然大德重明,頓現真如。

{中庸}云︰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,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,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。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」。況人為萬物之靈,無時無地不在事中,萬事萬物,各具真理,明理則處之得當,否則昏亂無章。現在的人們,都因迷失本性,不講真理,故此你爭我奪,把世界擾了個亂七八糟,我呆叟真有點看不下去,所以重將老子救世的苦心說出來,好讓大家行持,如若能夠用那真常的理,來應付萬事萬物,自然能合乎中道。

{中庸}云︰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.萬物育焉。」如此便沒有甚麼災星和劫煞了。自私心、妄取心、慾心不會再生了,行出事來一定是坦白的、平靜的,能這樣的作下去,不是就皈依清靜了嗎?不但一人如此,擴而充之世界眾生也都如此,真不難重見堯天舜日呢!

 



詩曰︰清靜無為無不為 有感悉通理無虧

   誰可判分清濁理 孰能循守動靜規

   心神洒陀觀自在 智慧光明了是非

   奧理精華幾個悟 學禪空到性如灰



  

  

第十章

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,既入真道。名為得道。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



※字解※

漸︰是由淺入深有次第的意思。化︰是教化。眾生︰梵語為「薩埵」。新譯為「有情」。舊譯為「眾生」。眾生二字有三義,ヾ眾人所共生之義。◎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ゞ經眾多之生死,亦名眾生。聖道︰大而化之謂之聖,必由之路謂之道。簡而言之,即是聖人的心法。



※章解※

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,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。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,便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。雖如此說,確乎毫無所得。還必須普化有情,同登彼岸︰万可稱為得道的。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,纔可以傅佈聖人的心法呢!



※演說※

上章所說的清靜之道,意義非常的奧妙"惟恐少人參悟,不知其中的真意。真是教老子嘆惜不止呢!又怕後人以為皈依了清靜之後,便自以為得道了,所以又有這一章的解釋。皈休清靜,雖說是得著道了。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,不行功不能了愿,還是不能了卻生死。所以說起來還是亳無所得,也不過只落個獨善己身的小乘徒而已,於世人可有甚麼好處呢?必須時存濟世為懷,慈悲為本的念頭,普渡眾生,使人人脫出輪迴之苦!地獄之災,纔合乎修道人的本旨呢!佛云︰「眾生不成佛,吾誓不成佛。」

故此講經說法,普渡群迷。孔子週遊列國,杏壇設教,完全是讓人明白明德新民,己立立人已達達人的真意。以及耶穌的博愛,替眾生贖罪,並說︰「世上的人們,有一人的德不明,就是我的德不明」。這些事,都是捨己從人。

故{道德經}上說︰「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」。又云︰「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」。聖人所留下的一言一行,都是修道的模範,{中庸}云︰「動而世為天下道,行而世為天下法,言而世為天下則」。果能效法去作,那能不道成天上,名留人間呢?現在到了三期末運的時候,天道應運普渡。明師繼往開來,溫故知新,祖述堯舜,崇尊孔孟,重闡一貫之真機,思施三曹,真是「百世以俟聖人」的話,卻言符其實了。舊本所註的這一章,說到︰「三期普渡,道須人傳」,而今正當明師承領天命,挽化九六原靈。倘能夠得遇明師,親受指點,方不負此一生呢!

 



詩曰︰定靜功夫大自然 何須爐中煉乾元

   原人多為丹經悞 迷子未能聖意參

   苦海沈淪何日脫 樂境逍遙幾時還

   但願得道能佈道 不負恩師闡真傳



  

第十一章

太上老君曰︰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。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



※字解※

太上︰是最上之稱,尊敬老子的意思。上士︰是德學兼優,而且深明道理的人。下士︰是德薄學淺,而且執著的人,德︰是有功於世、有恩於人者謂之德。也就是率性而行,發於事的叫做德。



※章解※

老子說︰「上等的賢人,因他深明大義的,故沒有甚麼爭貪。下等的愚人,因執著己見,不察情理,總是好起爭貪。上等有德的人,行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,還不以為是德。下等無德的人,有心積德,作一點有德的事,便要自持有德了。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義呢!」



※演說※

這章書是老子特別關心修道的人不要起貪爭的心,不要執德的意思。既然說是「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」,這顯而易見的,真道是無形無象,無為而無不為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曉得萬象皆空,到時終歸於盡。渺茫一生,空自後悔,能夠尋出超脫之正路,方不致永受輪迥之苦。既然悟透人生是夢幻,還有甚麼可爭的呢?況且富貴貧賤,皆是命中造定。故孔子有云︰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;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」。但是一般愚昧無知之人,盡作些行險僥倖的事,貪求聲色。殊不知終日營營,刻薄成家。一旦天災病孽,仍是苦不可解。常說︰「人不與命爭」就是這個意思。明白天理的人,處處以濟人利物為本職。並不自彰其德,可是德己然就有了。朱子曾言︰「善欲人見,不是真善」。況且有德的人,是為而不恃,功成弗居,永久是競競業業,戒慎恐懼的作下去,他的德是永遠不會消失的。但是有等人,也知修德是一件好事,到處行些有作有為的善事,只恐旁人不知,埋沒了他的美譽,處處誇張。不料想加此一表,反為不美了。

{道德經}云︰「自伐者無功,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矜者不長」。這樣的人,是不明道德的真義,真是可惜呢!嗚呼!近代人心不古,世態炎涼,連有為之德都不作。只知你爭我奪,惟利是圖,以致世界壞到這個地步呢!咳!孟子云︰「上下交爭利,而國危矣」的話。真是不錯呢!

  

詩曰︰誰將塵緣盡悟空 惹動牽纏苦無窮

   聲色貨利嫌少得 富貴功名總多爭

   執形著象失性理 背覺合塵昧靈明

   上德普化超宇外 堪憐愚夫轉飄零



  

第十二章

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。



※字解※

妄心︰是虛妄不實的人心,也是妄分別之心。



※章解※

現今真機普渡,道降庶民。凡是善男信女,皆有得道的機綠。然而眾生仍是認假不認真。推其原因,惟有妄心所致。因妄心一動,道心難現,離道很遠,所以不能得真道呢!



※演說※

這一章是承上章說的,前章說的無非「無為」、「有為」的分別。如果存有為之心,不但不明道德,還不能得真道呢!再看現世的人們,那一個不是鈎心鬥角,利益薰心。故此雖然科學昌明,物質進化,衣、食、住、行,不為不便。但是撫心自問,不但不能享受,反到受了罪了,交通便利,戰場擴大,故此造成空前未有大劫煞,普天之下,何處是安樂鄉呢?

細想劫數的造成,還不是因為人心不古嗎?

{楞嚴經}云︰「心平大地皆平」。佛云︰「修橋補路,不如先平心地」,佛祖的立言,真是不假。故而天道應運降世挽此浩劫,重整堯邦,化人人回心向善,願個個脫去劫淵。大千世界,一道同風,快樂可想而知。所以呆叟不惜唇舌苦勸眾生。希望大千佛子,共脫苦海,同登道岸。倘若妄心不除,難得真道,永墜沉淪,那時後悔也就來不及了。



詩曰︰眾生流浪轉循環 妄心一動惹牽纏

   切切行功結後果 速速積德了前冤

   此時不將真道得 何日方能故鄉還

   囑盡衷言當覺悟 睜眼即見菩提船



  

第十三章

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。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。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。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。



※字解※

驚︰突然害怕叫驚慌,言戒懼的意思。著︰是著受的意思。貪︰是染著六慾之境而不離之意。和「愛」字名雖不同,而理是一樣的。求︰是索取的意思。煩惱︰是一切貪、慾、嗔、恚、愚、痴等,能使煩心惱身的叫煩惱。亦是悶悶不樂的意思。



※章解※

上章說的眾生不能得悟真道,就是因有貪妄之心。一有了貪妾心,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「識神」。識神被驚,心意外馳,便要著於萬物了。既然接觸了萬物,就要生出不想離開,而要索取的心。但是天下的事,那能盡如所願呢?如果求之不得,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。



※演說※

上章說苦海眾生不能得其真道,是為了三心不掃,四相不飛的原故。

因人寄紅塵,總是紛紛擾擾,朝夕營求,不得歇心,故此妄心一動,則神隨意遷,追逐萬物,而戀戀不捨,甚致廢寢忘食,自甘其願。這樣一來,身心不得養。{道德經}云︰「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」。佛云︰「寂然不動」,都是讓人不動心的意思。

假若苦苦貪求,即使一時僥倖求得到手,還不是家大業大操心大嗎?

詩云︰「身旁無愛物,心中煩惱稀」。何況說是促促一生,不知何日歸去。故有人生如蜉蝣的話呢!試看歷代的佛祖聖賢,留芳千古,雖死猶生,足可以作後人的標桿榜樣。另有一般不知禮義、妄貪妄取苟安偷生的人,死去遺臭後人。噫!同是一生,只因所為之事業不同,故此有天淵之別了。願世人熟思此意,方不致誤了自己一生的事業。

諺云︰「兩利相形取其重,兩害相形擇其輕」,古文云︰「天地為萬物之逆旅,光陰為百代之過客」。寒來暑往,日月穿梭,古今一件一件的事情,都被光陰催促過了。這人生數十年的時光,那還有功夫再招惹煩惱呢?俗語云︰「知足者常樂,能忍者自安」。如不知足,妄生貪求,一生總是煩惱。羅狀元作的詩上說「到無求處便無憂」的句子真是不錯呢!

詩曰︰驚動心神任馳遊 著於萬物慾貪求

   慾念未遂心轉惱 貪求不得意生愁

   聲色叢叢速回悟 孽海濤濤勿逐流

   了盡俗緣方成道 此時不修幾時修



  

第十四章

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。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

※字解※

憂苦︰是憂愁苦惱的意思。濁辱︰是污濁恥辱的意思。流浪︰是飄泊不定的意思。苦海︰是比喻無窮的苦境。指紅塵世界,有生死轉變而言。



※章解※

對於萬事萬物,如有求不得的時候,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,由煩悶惱怒中,便要想入非非,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的憂愁和苦惱,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辱。惹得飄泊下流,轉變生死,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,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!



※演說※

前章的意思,就是讓人不妄求。本來天地間的萬物,是賜於眾生享受的。因人的福緣不一,所以享受的多寡,亦有所不同。更有一般妄作妄為之輩,胡遭亂鬧,捐陰功、敗德行,經過輪迥的轉變,便分出壽、夭、窮、通、富、貴、貧、賤。為富貴的人,不知惜福,驕傲奢華。貧賤的人,不知認命,不能固窮。因此就俗事紛紛,擾亂社會不得一刻的安寧。事情雖屬複雜,但是不外乎「得失」二字。得意人便有無限的欣慰,失意人便有無窮的煩惱。甚麼生死離別呀,自殺呀,和因此而發生出來。

羅狀元詩云︰「得失榮枯本由天,用盡機關枉徒然」的意思,很是深遠。不過俗人迷毒太深,誰還認這個頭呢?如此日往月來,積罪深厚,難得超脫之路,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境中。吾呆叟身荷代天宣化之職,不忍眾生久遠沉醉,重將老子濟世的婆心訴說出來,以警醒迷頑者的痴夢。更希望四海同胞,洗心滌慮,休戀一切塵勞。諺云︰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」即使俗事羈身,亦當用妙智慧照穿一切。佛云︰「煩惱即菩提」,即是救苦的金丹。果然能夠依此修行,自然不會遭受污濁的恥辱,亦不會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更不會迷失真道。事實有這樣偉大的效驗,但是必須知行合一,纔能得到如此的好處呢!



詩曰︰煩惱妄想致傷懷 慾蔽層層昧靈台

   常沉苦海隨波去 永失真道著塵埋

   誠意堅決休忐忑 信心守定勿徘徊

   勿謂行道受魔難 功成自得見如來



  

第十五章
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



※字解※見前

※章解※

真實不虛,常久不變的聖道,能夠有悟性的人,自然會得著真意。得能悟透道理的人,便能永久皈依清靜,不生不死了。



※演說※

上章說到「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」。老子惟恐苦海的眾生,自暴自棄,自認不能修持,以致耽誤了自己偉大的事業。故此老子又說「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」。這章的「悟」字,很有意思。當知六祖慧能本不識文字,然而悟性的功夫,超乎世外。無上之妙道,頓然悟穿,承證聖業,故有肉身菩薩之稱。今之苦海眾生,苟能真心悟道,頓生覺性,照穿塵綠,辨明真假,堅定信心,自然得著聖道的真滋味。所以說別人千言萬語,不如自己覺悟。人所不能醒悟的原因,是著於萬物,而生出來的許多障礙及牽纏。當知紅塵非家鄉,肉身非吾體,石火電光,轉瞬即化。一團真性無處寄託。空自飄泊塵寰,流浪生死,隨波逐流,愈趨愈下,不但有負上帝的盼望與仙佛濟世的苦心,而且是泯減了自己的根基綠份,耽誤自己九玄七祖。當今天道普渡之時,確是萬載難逢的好機會。若輕輕錯過,豈不可惜。當知「日月逝矣,歲不吾與」。佳期無多,絕不我候。細心參悟,方知俺呆叟一片濟世的苦衷,真是不容易呢!



詩曰︰悟性窮源體真空 常依清靜妙道凝

   感塵通達一心印 智慧照遍萬卷經

   能脫塵俗無人我 證得涅槃了死生

   克己成人兼天下 發大愿心渡蘊靈



  

全書總論

老子的慈懷遠大,關念著世界眾生,作道德振聾啟聵。作感應講明因果,清靜指點玄機。真是因人設教,無微不至。這番濟世的苦衷,真是以泰山之高、滄海之深,都不能比喻盡的。按歷代以來,每次倒裝降世的神妙,人莫能測,故孔子曾有「猶龍之歎」。清靜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說的「無餘涅槃」,儒家所說的「達於至善之地。」老子願人人皈依清靜,不再受污濁的沾染。所以首先就倡導本來清靜之說。始從大道無形、無情、無名、直至降本流末生出萬物來。惟恐迷人失根忘本,故此又說到「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,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」。這就是讓人知本的意思。因為明本方能返本,知根始可歸根。又說到人神人心,本來也是好清靜的,不過受了一切物慾的引誘,纔惹得不安靜了。欲使皈依還須從根本治療,纔能得到效果,所以必須澄心遣慾纔能行呢!然而怎樣纔能作到澄心遣慾的功夫呢?須把身、心、物,都看空了方可。但是老子又恐學道的人,趨入於頑空之境,所以又說「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」的道理。又恐獨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。故老子又說︰「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」,由此看來必須推己及人,方能達於至善。又說︰「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」。這正是給後人開門引線呢!今三期末劫,道應普渡的時候,明師奉命來傳聖道。可是多少愚人,仍然默守舊法,終日參禪打坐,妄想超生,不認金線之覺路,不體老子的遺言。咳!睹此執迷不悟的人們,只有付之一嘆而已!再看老子說的「爭」字「德」字,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。為人若空空得道,不能拋棄假相,妄起爭奪,則必不能建功立德,終久不能歸本達源,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。值此皇天悲憫,普及眾生。然而尚有不求真道者,實乃堪憐堪嘆。遠隔塵緣靈根自昧,夙世塵勞何日可了?故而佛曾有云︰「心未調伏,何能往生」?

耶穌有云︰「身背著罪,不能回天國。」眾生如此迷昧,難兔輪迥轉變,流浪生死。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堅,知難而退,望洋而返。復又再三叮囑,說是「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得悟道者,自然可以皈依清靜,不生不死了」。按此清靜一經,不但是修道之至寶,也是治世之秘訣。三教聖人,都是出世兼入世,明體而達用的。世人多有誤解偏論。究其實在,還不是一己之見嗎?此清靜一書,本來天衣無縫,渾然一體,由一本散於萬殊,後由萬殊歸於一本,何有章次之分。今時解成十五章,也就是開一方便之門,便於閱讀的意思。我呆叟很希望持讀此書的人,要深體老子的衷心,實行老子的衷言,即使老子在天之靈,也會向你點頭微笑呢!

  

太上老君讚

無為妙道包羅天地 清靜一書盡載真意

歲月來往古今傳遞 堪嘆眾生鮮知妙諦

鎮殿將軍獨釋其秘 茲爾緣深休自暴棄

得善服膺踐行竭力 成就正果綿綿永繼



轉自︰http︰//www.toheaven.info/594.html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24 09:26 , Processed in 0.077609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