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2658|回復: 0

道義篇: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修行高。」,這句話對嗎?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3-9-24 10:50:34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修行高。」,這句話對嗎?

當然對,所以清朝順治皇帝才說:  

           朕為大地山河主    憂國憂民自轉煩          百年三萬六千日     不及僧家半日間

          未曾生我誰是我     生我之後我是誰          長大成人方知我     合眼矇矓又是誰

          來時糊塗去時迷     空在人間走一阿          不如不來亦不去     亦無煩惱亦無悲

各位前賢,我們來看看,順治皇帝的這首詩,他說他雖身為一國的國君,但是憂國憂民,日理萬機,實在忙得很,這時他又想到,人生是這麼的短暫,頂多是〔百年三萬六千日〕,而在這短暫的人生中,每天又要忙忙碌碌,實在是很不值得,他心想,與其這樣忙碌,還不如修行者那種悠遊自在的生活。

當然在〔不及僧家半日閒〕裡的〔僧〕字,我們不能作狹義的解釋,只認為〔在廟出家的尼姑、和尚才是僧〕,這樣的解釋,後學覺得比較不恰當,後學根據六祖壇經裡所說的〔僧者淨也〕,凡是心中清清靜靜,自己的本本來佛性都沒有被污染,而所作所為又能利益眾生,

這些人都可說是六祖壇經上所說的〔僧〕,這是廣義的解釋,這樣的解釋比較恰當,而順治皇帝,他所羨慕的修行者,就是這樣的修行者,並非光指佛家的〔出家人〕,這點希望各位前賢都能了解。

不管〔在家出家〕或者是〔在外出家〕,都是我們所認為廣義的〔僧〕啊!順治皇帝除了羨慕修行者的那種清閒外,他對他自己也非常迷惑,他無法真正認識他自己的本來面目,所以對於他自己,他在人生的過程中,有種種錯誤的看法,你看他的詩中,他就這麼說〔未曾生我誰是我?生我之後我是誰?長大成人方知我,合眼矇矓又是誰?〕,由這四句話,他對〔自己的我〕相當迷惑不覺。

我們知道,如以解脫者的眼光來看順治皇帝的心境,用一句話來描述會比較恰當一些,這句話便是〔以此見解,要覓無上菩提,了不可得。〕,意思是說,以他這種見解,要成就佛道,那是不可能的,所以順治皇帝又接著說〔來時糊塗去時迷,空在人間走一回。〕,在他未了悟自性前,他認為人生是空的,而且迷迷糊糊也活得沒什麼意義,所以在最後的詩句裡,他說〔不如不來亦不去,亦無煩惱亦無悲。〕,

〔不如不來亦不去,亦無煩惱亦無悲。〕,這句話是最重要的一句,也就是說明人生最大的目的,就是追求這種〔不如不來亦不去,亦無煩惱亦無悲。〕的解脫生活,要追求這種解脫的生活,除了修行學佛外,實在別無他路可行,要修行學佛,首先一定要〔求道〕,如此才能獲得大自在解脫,否則有如〔緣木求魚〕一般,盲修瞎煉,要成佛那就遙遙無期了。

  ◎所以仙佛說:

        修行無別修     只要識路頭       路頭若識得     生死一齊休

              身有生和死     性無死與生  能知生死門     躲過老閻君

以上之〔路頭ˋ生死門〕,就是我們所指的〔聖道〕,後學在此希望未求〔聖道〕的前賢們,看到以上後學所講的這些話,好好的深思一下,而趕快來求〔聖道〕,六萬年來,就這麼一次大開普渡,錯此時機,又要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,才能遇到〔三曹普渡〕,試問那時候你敢保證得有〔人身〕嗎?因為道是〔非人不傳的〕,前賢們,〔識時務者為俊傑〕,大家都是聰明人,趕快把握時機,來求大道吧,就像順治皇帝一樣,看破人生來修行,如此才能回天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24 10:03 , Processed in 0.056510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