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3052|回復: 0

智心佛語 普賢十大願行的啟示 悟見轉載自德慧雜誌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6-4-24 23:30:0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智心佛語    普賢十大願行的啟示    悟見轉載自德慧雜誌

白陽弟子於末後修行,必須體天心、明師意,抱一顆救世之心,努力渡化天下眾生。最後的成就,則貴在能行,所以天然師尊慈示:「上蒼最後的評功論果,是以德性、戒律、心念、愿行、火候而定昇降,並不在於外來的福德名相。」

相信道真、理真、天命真,就應立下大愿,因為有愿才有力,而還要努力去行踐,方能達至目標,究竟證果。所以白陽弟子初入佛門,就為我們設下「信愿行證」的修行課程,因此修行之究竟,端視最後是否堅持愿立,並且行門圓滿,才能達至彼岸,圓成佛道。

普賢菩薩十大願行,代表行門圓滿,也是德行的圓滿,無上佛道由此成就。所以普賢行願是修菩薩行之白陽弟子努力的方向與目標,藉由此十大願王的修持,導歸無極,才是究竟圓滿。

此十大願王對白陽弟子之修行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啟示,普賢行願即是要圓滿如來的果德,一定要修大行,每一行門皆與自性相應,而且一一行門周遍法界。任何一行都能廣攝一切行,一切行亦皆含攝在一行之中,這是普賢行的本體。

從「普賢」二字來看:
「普」|德周法界。即遍一切處(放之彌六合)
「賢」|至順調善。即最妙善義(卷之退於密)
此乃言由菩提所發之願行,悉皆平等遍一切處,且純一妙善,具備眾德。
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乃「華嚴經」之最後一品。

華嚴經又為佛門第一經,乃世尊於卅五歲時,夜睹明星而悟道,當下契入諸法實相,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後,最初二七日在菩提樹下為諸大菩薩所說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。「華」代表雜華,亦代表法,乃指佛說一切法。「嚴」代表莊嚴美妙。佛所說一切法就如雜華莊嚴美好,佛所證之法亦是如此莊嚴美好。故此佛門第一經乃世尊之圓滿法輪,亦是佛法之綱領,佛學之概論。

要圓滿如來的清淨法身功德,一定要修大行。普賢菩薩教示善財童子之十大願王即代表行門圓滿,故被尊為南無大行普賢菩薩。不學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,欲成就如來功德當修此十種廣大願行。普賢十大願王是德行的圓滿,也稱之為「華嚴關鑑」,所以要想成佛,就必須發這樣的大愿心,也必須要有如此的行持。

一、禮敬諸佛
「欲清淨三業(身、口、意),就要常修禮敬。」
白陽弟子十五條佛規第一條:尊敬仙佛,即同此意。禮敬諸佛,與一般之拜佛,其義有所不同。一般所謂拜佛,實以求福為多,或是對仙佛之感恩尊敬,或是懾服仙佛之神威感應而已。其實禮敬諸佛之真義,應是要能學佛之行,即所謂效聖法賢,而能將佛之慈悲,行布天下也。要能求得將來超生了死之真宗大道,而不落入神通怪異之迷信中。

禮敬諸佛,對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都要禮敬。尤其更要理解佛經裏所說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。」所以諸佛在那裏?那裏又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?廣義的說,普敬一切眾生即是禮敬諸佛呀!六祖慧能大師不是說要「常須下心,普行恭敬。」「內調心性,外敬他人。」嗎?所以真正禮敬諸佛要做到「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。」

活佛恩師慈示:「你們都很尊敬佛堂裏的仙佛,可是你們心中的那尊自性佛呢?你有真正的敬重嗎?佛說﹃即心即佛﹄,真正的佛到底在那裏?只要你們所做的一切內不離自性,外不悖佛行,一切合乎天理,一切不違背良心,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!」

禮敬諸佛,「孝」「敬」兩字得要做到圓滿。「孝養父母,尊敬師長」,堂上兩尊佛是否盡了圓滿孝道?對師長成德之恩是否真能盡弟子之道?不僅對自己教養有恩之人存恭敬之心,這個法門必須以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來看待一切人,這才是真正的禮敬諸佛啊!如果我只對佛菩薩恭敬,對別人就差一點,這就不是「普賢行」。

普賢行是平等行,無論對待父母、兄弟、朋友、同事、社會上之一切善人、惡人,都用一顆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恭敬心來對待,甚至對一切事、物亦都做到恭敬圓滿,即是禮敬諸佛。

二、稱讚如來
「微妙舌根,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,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,稱揚讚歎一切如來功德海。」
無論任何時地都要稱揚讚歎如來功德的宏深浩大。
前說禮敬諸佛,現又說稱讚如來,「如來」與「諸佛」又有何不同?一般對「如來」二字都以為是指如來佛,其實如來者,如來如去,來去自由;如來者,也不來不去,因其本無生滅。

金剛經云:「若有人言,如來者,若來若去,若坐若臥,是人不解我所說義。何以故?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」如來意指自性之實相,而實相無相,故無來去與生滅。所以講「諸佛」,一般是就相上或從事上來論;而講「如來」則從自性本體來說,也就是對那人人本自俱足的真如自性而說。

回歸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,我們不也都俱足和諸佛菩薩相同的真如自性?稱讚如來,就是稱讚自己真如本性的性德,是如此尊貴與奧妙。
這尊貴的性德在我們求得寶貴的大道之後,都能認識這真我,更要瞭解這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的佛性,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。

無怪乎六祖慧能大師在得到五祖弘忍大師之傳法後,慨然歎曰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靜!何期自性本不生滅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無動搖!何期自性能生萬法!」
自性之性德即純淨的法身功德,至尊至貴,至靈至虛,所以稱揚讚歎一切如來功德海。

三、廣修供養
「所有盡法界,虛空界,十方三世,一切佛剎,極微塵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,一一佛所,種種菩薩海圍繞。我以普賢行願力故,起深信解,現前知見。悉以上妙諸供養具,而為供養。」

因供養種類很多,故要廣修一切供養。供養即布施,布施亦是修福。人間一切福報皆由布施供養而來,故菩薩修六度,布施第一。一般以為供養即為佛前燒種種香,燃種種油,此僅為有形之供養。而普賢菩薩用真誠、清淨、廣大、平等的心行布施,以這樣的心布施叫做供養,若是沒有如此的心去布施,那只能稱為求福。所以供養也就是無相布施。誠如金剛經言: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。」這才是真供養。

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這三種布施我們都得要認真修學,才能得殊勝果報,佛菩薩教我們修因,修因得果。
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為最。」一般人只曉得財布施得福,而法布施得智慧。要知有圓融的智慧,就不會貧窮,有智慧就會調心養性,也就一定健康長壽。所以普賢菩薩一語道破,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。

更舉了法供養廣大無邊的七個例子:
如說修行供養|佛在經中所說的道理,除了照理實行外,還要廣為人說。如金剛經言:「以此經中及四句偈等廣為人說,其福勝彼。」不但自己修行,更引他人如說修行,如此依教修行,即是真正的供養。

利益眾生供養|念念度化眾生,念念幫助眾生,使一切眾生獲致最大利益。弘揚佛法利益眾生,乃真實供養諸佛。

攝受眾生供養|帶領眾生一起修行,並且樹立標杆典範,能以身示道,這就是攝受眾生供養。

代眾生苦供養|菩薩都有如此之願,代眾生受罪、受苦。也就是人溺己溺,人飢己飢之慈悲精神。本來可以住豪宅、享美食,若改住小屋,粗食淡飯,自己節儉,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,這是菩薩發願代眾生苦的供養。

勤修善根供養|所有一切善法由此根所生,故一切萬法不離自性,故一切供養亦不離自性,即通達一切修持法門。

不捨菩薩業供養|菩薩的事業便是教化眾生,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如此盡心盡力去弘法利生,人人都可做此菩薩的事業。

不離菩提心供養|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,時時保持一顆清靜自在的本心,即是不離菩提心供養。非但自己努力修學,且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人人如是。金剛經亦云:「當知此處,一切世間、天、人、阿修羅,皆應供養如佛塔廟。」應知此處即金剛經之如是處,亦為明師一指處,一切供養不離此菩提心。

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,於燃燈佛前,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,悉皆供養承事,無空過者。」當思吾們白陽弟子今日得道因緣,莫非亦與佛陀過去世之悉皆供養承事之行持相同,可見廣修供養重要。

四、懺悔業障
「我於過去,無始劫中,由貪瞋痴,發身口意,作諸惡業,無量無邊。若此惡業,有體相者,盡虛空界,不能容受。我今悉以清淨三業,遍於法界,極微塵剎,一切諸佛菩薩眾前,誠心懺悔,後不復造,恆住淨戒,一切功德。」

頌曰:「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痴,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」
業即是造作。身體的一舉一動,身在造作即是身業。說話就是口業,惡口、兩舌、妄言、綺語,即是口造惡業。一起心動念,心裏還有妄想,即是意業。

我們造業再多,不外乎身、語、意三業。
因三業的造作,而對我們造成種種障礙,這就是業障。例如念念想的都是自己,念念有我,著了我相,就是我執,我執不破,斷不能成就,就障礙了自己的修行,這是業障。

還有一種障叫煩惱障,起心動念都是煩惱,煩惱本身就是障礙。另有一種障礙為所知障,所知本身即是智慧,原來的智慧,本來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本來不是障礙,但是如果所知變為不知,就是一定有一種障礙把我們的智慧德能障蔽了,這種障礙就是所知障。
這個障礙就是「無明」,無明的蔽障把我們先天的智慧、德能障住了,也把我們的先天本性障蔽了,因此智慧無法開啟。

如何可以消除業障,恢復清靜的本心?「我今悉以清淨三業,遍於法界,極微塵剎,一切諸佛菩薩眾前,誠心懺悔後不復造。恆住淨戒,一切功德。」這是菩薩教我們懺悔的方法。

首先要能清淨身口意三業,這是懺悔業障的基礎,三業之中又以意業為主,心清淨,身口亦隨之清淨。

「懺」者,懺其前愆。從前所有惡業,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悉皆盡懺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。「悔」者,悔其後過。從今以後,所有惡業,愚迷、憍誑、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。故稱「懺悔」。

凡夫愚迷,只知懺其前愆,不知悔其後過。以不悔故,前罪不滅,後過又生,前罪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何名懺悔。此乃六祖慧能大師無相懺悔之開示,一切惡業,悉皆永斷,永不復造,方名真懺悔,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懺除業障。

六祖亦云:「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,布施供養福無邊,心中三惡元來造,擬將修福欲滅罪,後世得福罪還在。」所以必須「但向心中除罪緣,各自性中真懺悔。」如此方能恆住淨戒一切功德。
五、隨喜功德
「如是一切,難行苦行,圓滿種種波羅蜜門,證入種種菩薩智地,成就諸佛無上菩提;及般涅槃,分布舍利。所有善根我皆隨喜。及彼十方一切世界,六趣四生,一切種類,所有功德,乃至一塵,我皆隨喜。」

菩薩所修的境界,是盡虛空、遍法界。「諸佛如來,從初發心,為一切智,勤修福聚,不惜身命。」發心之後,要勤修福慧。為了修福修慧,不惜身命,難行能行,難修能修,勇猛精進,諸佛如來就是這麼成就的。

從初發心一直到度眾生,所有功德都要學習,也都要隨喜。我發心,希望別人也發心;我修行,希大家都能修行。有人發心,歡喜讚歎!別人有善功,歡喜讚歎!別人有成就,一樣歡喜讚歎!我不但不嫉妒,還要盡心盡力幫助他、成全他。

所以人家修持,我們切不能障礙,障礙了別人,即是障礙自己。儒家說:君子有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人家有好事,幫助他成就他,他好,社會就好,我也沾光,我也好。認真修學隨喜功德,便成就自己真實的功德。

隨喜功德乃對治修行人之嫉妒病。普賢菩薩對法身大士還特別提出這一願,可見嫉妒對修行人來說不是小病、輕病。由六祖慧能大師身上亦可約略領會此病之重,當初六祖慧能得受代表祖位傳承之衣鉢之後,何以必須馬上離開,發足南行?否則命如懸絲,危在旦夕。欲取其性命,奪其衣鉢者,不也盡是修行之眾嗎?無非嫉妒病重矣。也無怪乎於無相懺悔中,嫉妒惡業等罪之懺悔,為其三者之一也。

普賢菩薩教我們隨喜功德,把無始以來的嫉妒連根拔除。我們看到別人有善事、善行,一切均要隨喜,一樣歡喜讚歎,將來他得多大功德,我們也一樣有大功德。

太上老君也說:「宜憫人之凶,樂人之善。」亦同此意。
白陽道場之修學,更應具足隨喜功德,十五條佛規也要求我們遵前提後。要知道一位英雄在掌聲中成就,而豪傑可能在漠視中淪落。如果不能努力提携後進,自己便成破車擋路,如此不但是道場的損失,更是老天的損失啊!

六、請轉法輪
「我悉以身口意業,種種方便,殷勤勸請,轉妙法輪。」「我常勸請一切諸佛,轉正法輪,無有窮盡。」
法輪常轉便是弘法利生。輪代表圓滿,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究竟圓滿的。輪是個圓、有圓心、也有圓周。輪子的轉動的中心在圓心,中心一點永遠不動,而卻能產生轉輪的作用,真空而能妙有。

佛所說一切法真空妙有,妙有即是真空,真空就是妙有,故空有不二,性相一如也。所以「輪」代表佛說的一切法,而輪一定要動,也就是佛法一定要弘揚,否則眾生得不到利益,為眾生說法就是法輪在推動。

法輪常轉,才能教導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所以發心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,是無比偉大的事業。是故十五條佛規,及六條聖愿中,皆有「重聖輕凡」之愿行。蓋法輪之所以不能常轉,皆因重凡輕聖故。所以白陽修士之存心一定要以利益眾生為主,而其行事也一定要以考慮大體為重,這才能真正做到重聖輕凡。

修道弟子必須放下一切自我的執著,恢復本來純淨的天心,去幫助眾生,成就眾生,走上超凡入聖,心性解脫之路。這才是真正的做到重聖輕凡,而使法輪常轉,不斷的去弘法利生。

七、請佛住世

「諸佛如來,將欲示現般涅槃者;及諸菩薩、聲聞、緣覺、有學、無學,乃至一切諸善知識,我悉勸請,莫入涅槃;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,為欲利樂一切眾生。」

「有緣遇著佛出世,無緣遇著佛涅槃。」佛法常住世間,世間人就有福報;佛法不住世間,世間人就有很多災難。修行人慈悲為懷,往往也立下生生世世,來生世間,渡化眾生之宏深誓願,白水聖帝「頂劫救世,愿無終始」,誠是諸佛菩薩不捨眾生之慈懷。

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人間盡是渡眾之修士,天天弘揚佛法,教化、引導眾生。人人知道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這世界才有和平,人民才能安樂。佛法是否常住世間,雖是天時應運之因緣,一切都遵上天之旨意,但這更與世間人的修持相關,也與世間人之誠心相關。

人間的災難,如天災、自然災害,是業報、是惡報。但業報、惡報隨正報轉,亦隨人心召感而轉。太上感應篇: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我們不斷的修福行善,有福報的人居福地,佛法常住世間。
所以要請佛住世,得要修行人不斷的弘法利生,努力精進,如說修行,能有這樣的心,這樣的願,這樣的行持,必定有所感應。

十大願王雖有十願,嚴格來說,普賢的大愿以上七願就為圓滿。後面八至十願,總說迴向。通常迴向偈裡,常念到迴向菩提,迴向眾生,迴向佛道(法界)。
「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;(迴向法界|普皆迴向)
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;(迴向眾生|恆順眾生)
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;(迴向菩提|常隨佛學)
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。」

八、常隨佛學

「一切所有,及餘種種,難行、苦行。乃至樹下,成大菩提,示種種神通,起種種變化,現種種佛身,處種種眾會。」「乃至示現,入於涅槃。如是一切,我皆隨學。如是盡法界、虛空界,十方三世,一切佛剎,所有塵中,一切如來,皆亦如是;於念念中,我皆隨學。」

常隨佛學,就是迴向菩提。佛者覺也,覺即菩提也。學佛想要有成就,一定要有老師指引,也要有同修道伴,相互勉勵,互相學習,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者也。

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,教我們常隨佛學,因佛修證已達究竟圓滿,我們以佛作榜樣,來要求自己,塑造自己。佛的用心,佛的處世,甚至佛的生活,都是我們學習的標的。佛的「初發心」,我們要學祂的發心,佛的「精進不退」,我們要學祂的行持,佛的「以身命布施」,我們要學祂犧牲奉獻,總是如此真誠恭敬的心來學習。

惟「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不能自悟,須假大善知識,示導見性。」明師一指的殊勝,更是白陽弟子應深自善加領會者。總之學佛還要做到三不離:不離佛堂(道場)|先天有形佛堂可以傳道。無形自性佛堂可印證天命之尊貴。不離經典(聖訓)|有形經典,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都是佛流傳後世之經教,故當如法修持。

尤其無形之經典,每人身中一部自性金剛經,更是佛學根本。不離善知識(同修道親)|同修道伴,相互提攜,三人行必有我師焉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,均應以真誠恭敬心來學習。

九、恆順眾生

「盡法界、虛空界,十方剎海,所有眾生,種種差別。」「如是等類,我皆於彼,隨順而轉;種種承事,種種供養;如敬父母、如奉師長,及阿羅漢;乃至如來,等無有異。」
「菩薩若能隨順眾生,則為隨順供養諸佛;
若於眾生尊重承事,則為尊重承事如來;
若令眾生生歡喜者,則令一切如來歡喜。」
「是故菩提,屬於眾生;若無眾生,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。」

恆順眾生,就是迴向眾生。隨順眾生,就是要把一切眾生看作諸佛,看作菩薩。

佛說他所看到的一切眾生都能同成佛道。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。」這是迴向眾生。佛法念念不忘孝敬,四恩:第一為父母恩;第二為老師恩;第三為國家恩;第四則為眾生恩。

一切國家、社會、家庭,甚至一切社會大眾,彼此互有恩德。下濟三塗苦,濟是救度,三塗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我們努力修學,一樣要幫助三惡道的眾生離苦得樂。

華嚴經:「情同無情,同圓種智」,一切有情、無情眾生都能圓滿佛的智慧。金剛經: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無色、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」

一切苦難的眾生,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。所有一切眾生苦難的根源都是迷昧顛倒。要幫助苦難的眾生,必須讓他們能修學佛法,對人生一切事理有正確的想法、看法,如此才能解決問題。

如此圓滿成就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具足這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之無量慈心,且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才是菩薩之精神,也才真正恆順一切眾生。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,則為隨順供養諸佛。若無眾生,則一切菩薩不能成就。

十、普皆迴向

「從初禮拜,乃至隨順,所有功德,皆悉迴向。」
「若諸眾生,因其積集諸惡業故,所感一切極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眾生,悉得解脫;究竟成就,無上菩提。」
「菩薩如是所修迴向,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,我此迴向,無有窮盡。」

這是迴向法界,亦即迴向佛道。從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,廣修供養,懺悔業障……一直到恆順眾生,所有功德統統迴向。

功德迴向給別人,那自己豈不就沒有功德了嗎?功是自己修行的功夫,德是修行的成就。
功德在自性法身中,功德須自性內見,功德的迴向是心量的擴大,實質上並無任何減損,就如道德經所言: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。

六祖慧能大師說:「內心謙下是功,平等是德」「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輕,常行普敬。心常輕人,吾我不斷即自無功,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。」
所以功德之迴向,是在開拓心量,將執著、分別之習氣掃乾淨。「願令眾生常得安樂,無諸病苦。」及「令彼眾生悉得解脫,究竟眾生成就無上菩提。」如此心願的迴向,拓展我們的心量,圓滿修行的功德。

功德迴向也展現修道人的器量與胸襟,如同金剛經上言:「滅度眾生已,而無眾生我滅度者。」「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則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」因此「若作是言: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即不名菩薩。」所有一切功德普皆迴向法界,迴向本來清靜的自性法界。
如此迴向必須做到「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。」而「我此迴向,無有窮盡。」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24 07:36 , Processed in 0.06510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