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3168|回復: 0

八德淺釋韓點傳師慈悲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0-10-29 05:01:39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八德淺釋韓點傳師慈悲

轉載自:其他網站

我中華民族立國之基,首重倫理道德,推崇親親尊賢之德行,故
有歷久不衰之文化體系。目前社會,教育普及,透過教育,使人類知
識愈來愈發達,按理人類應變得更聰明、誠實、明理尚義的君子才是
,但事實卻正好相反,讓人類接受高等教育後,反而變得更狡猾,自
私自利,更殘忍無恥。看看每日新聞報導,莫不是讓人觸目驚心,感
嘆世風日下,道德淪喪,為什麼現今的社會,演變成如此的景況呢?
那是因為現今世人,過份重視物質生活的享受,而忽略了精神的生活
,於是整個世界人類,物質文明越進步,物質享受越豐富,精神生活
愈貧乏,科技的發展,帶來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大危機,因縱慾取物,
使人類精神生活腐敗墮落,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,所以說人類真正
的危機也就在此了。

要想解救人類真正的危機,停止科技發展或毀滅一切物質,並不
是澈底解決的辦法,同時這種開倒車的方法是辦不到的,唯一的方法
,那就是在發展科技的同時,也要努力於人文科學的發展,換句話說
,我們不僅是重視物質生活,更要重視精神生活。不僅僅是享受物質
的文明,更要強調精神的文明,也就是要重視做人的道德觀念,我們
可以肯定說,只有重視道德修養、實踐道德行為,才能夠讓人類真正
得到和平與幸福,也唯有提高人類道德的修養,才可以解救當前人類
的危機。

我國文化的特色就是特別注視倫理道德,我中華民族也就是一個
講倫理道德的民族。下面就簡略的談談倫理道德的問題:

講到固有的倫理道德,那就是大家口語中的三綱五常、五倫八德
。所謂三綱,就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婦的三種關係。韓非子說「臣事君
,子事父,妻事夫,三者順則天下治,三者逆則天下亂,此天下之常
道也。」五常就是「仁義禮智信」。董仲舒說「夫仁義禮知信,五常
之道,王者所當修飭也」。五倫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。
五種關係,孟子說「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,教以人倫,父子有親,
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。八德就是孝、悌、忠
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,下面就概略的談此八德的意義,以供參考。

壹、孝(孝為立德之根本)

何謂孝:說文「孝好也,愛好父母如所悅好也」。大禮「民之本
教曰孝」。堯典「克偕以孝」。孔子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」
。孝經「夫孝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」。朱子所謂「善事父
母為孝」。由以上可知,孝者就是做兒女的如何對待父母的行為表現
之規範。須知父母生養我們教育我們,以至於長大成人。愛之、護之
、育之、導之,無微不至,真所謂父母之恩昊天罔極,當我們年長時
,父母己老矣,兩鬢斑白,滿臉縐紋,的青春盤我們犧牲,我們又怎
能不善待父母,供養父母呢。
夫人之有父母,猶樹之根水之源;樹無根則萎,水無源則涸,
人無父母則非人也。有父母而不知孝,則大節已虧亦非人也。故植樹
必培其根,治水必濬其源,育子必善其牲,使其知孝親之道。人之所
以異於禽獸者即在于此。故人人能弘揚孝道,不僅可齊家且可治國救
亡圖存,善莫大焉,

茲舉歷史故事二則:
一、虞舜:姓姚名重華,父瞽叟頑後母罵弟象傲常謀害舜,舜孺
慕號泣,負罪引慝,教感動天,耕於歷,象為之耕,鳥為之耘,帝堯
聞之妻以二女歷試諸艱,天下大治。
二、閔損: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,父娶後妻生二惡損,親生子衣
棉絮,而衣損以蘆花,父令損御,體寒失靷,父察,欲逐後妻,損啟
父曰: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單,父善其言而止,母亦感悔,視如己
出。

貳、悌(昔時對兄長書信之尊稱為:胞兄大人:孝悌並重才能使
家庭和樂。)

何謂悌:「善事兄長之謂也」。孟子騰文公「入則孝出則悌」,
有子曰「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」,這說明了孝悌乃仁之本。一個家
庭裡面,既要講孝,也要講悌,才能使家庭和樂融融,「父子有親長
幼有序」才算齊家,孔子說入則事父兄」,依這句話來看,將父兄連
在一起,可見得兄長的地位僅次於父,對兄呢?那就要講悌道啦,對
自己的兄長事奉的好就叫悌,所以大學有「悌者所以事長也」。此則
不單指自己的兄長而說,而是兼指一般長上而言。孔子講推己及人的
恕道,也就是由敬自己的兄長,推而敬人之兄長,實在的說起來,對
人之兄長的恭敬,要比自己的兄長來得重要,因為對自己的兄長,略
微差些,兄長不會計較,但若對一般人的兄長失禮,他不但不原諒你
,同時也表示出你的學養之不足,是故不可不慎。

茲舉歷史故事二則:
一、司馬光:宋司馬溫公,名光,字君實,孝友忠信,為一代名
儒賢相,與其兄伯康,名旦,友愛甚篤,伯康年八十,公奉之如嚴父
,保之如嬰兒,每食少頃則問曰得無飢乎,天少冷則撫其背曰:衣得
無薄乎,敬愛之心無微不至,友愛至極無以復加。
二、嚴奉:明,嚴奉,性孝友,事兄如父,致任歸兄老而貧迎養
家,凡宴客,必先遞杯,自執著從,一日進著稍遲,兄怒批其頰,欣
然受之,終席盡歡,既醉送兄歸臥,日未明已候榻前問昨飲暢否,臥
安否,兄尋卒,哭葬盡禮。

參、忠

何謂忠:「忠以中以心是集中心力也」。中心曰忠,周書諡法篇
「危身事上險不亂難曰忠」孔子曰「臣事君以忠」。孟子曰「教人以
善謂之忠」,朱喜「盡己之謂忠」。人生在世身家國是一體的,沒有
國也就沒有家,所以愛身家,必先愛國家,愛國就要忠於國,忠於事
,盡己之力,不避艱難,不辭危險,內外一誠言行一體,人未有不忠
於人,望人忠於己者也,亦未有不忠於其事,而望其事之能成者也,
故忠之一字為吾人作人作事,為國為民首要之條件。孔子對子張問行
時說:「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行矣。言不忠信行不篤敬,雖
州里行乎哉」。忠的重要性由此可知,如為人不忠實,不要說蠻貊之
邦的野蠻國家行不通,就是在本鄉本土的州里也行不通,為人如果忠
實,到任何地方,都受到別人的尊敬與信任,故忠之一字,為吾人立
身處世、齊家、治國之首要條件。

茲舉歷史故事二則如下:

一、蘇武:蘇武,漢武陵人,字子卿,武帝時以中郎將使匈奴單于
欲降之,終不可屈,幽武置大窖中,絕其飲食,天雨雪,武臥齧雪,
與旃毛並咽之,數日不死,匈奴以為神,乃徒武至北海,使牧羝羊,
麋食不至,掘野鼠草實而食之,仗漢節牧羊,臥起操特,節旄盡落,
武留匈奴凡十九載,昭帝與匈奴和求得之拜豈為典屬國,宣帝立,賜
為關內候。

二、文天祥:宋,文天祥,字宗瑞,號文山,舉進士第一,累官至
湖南提刑,德估初,元兵入侵,天祥應治勤王,兵屯潮陽元將張宏苑
至被執,拘燕三年,元世祖知路八終不屈,乃殺之,天祥臨刑作正氣
歌,以見志,水為絕筆自贊,繫之衣帶,其詞曰,孔曰成仁,孟曰取
義,惟其義盡,所以仁至,讀聖賢書,所學何事,而今而後,應幾無
愧,元主以為真男子。

肆、信

何謂信:說文「信誠也,不疑也」。論語「主忠信」「信近於義
」朱子說「以實之謂信」或說「信者言之有實也」。(學而)從這些
話來看,信就是誠實不欺的意思,我們要想事業成功,一定要先立所
本,本立而道生,並不是投機取巧而可成功的,所以為人處世,信是
很重要的,孔子一再說到「主忠信」就是說明人必須講信實才能在主
會上立足,孔子還說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
之,君子哉」。

君子一切行事,都合乎義,這些合乎義的行事,除了必須守禮謙
孫以外,還必須信實才能完成,不信實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,信就是
如此重要,一個人話不真實,似有實無,似真還假,明明說來幫忙,
到時候連個影子都看不到,明明約定了時間地點見面,到時候讓你在
那裡痴痴的等,他卻黃牛啦,像這種人誰還願意和他往來?一個誰都
不願意和他往來的人,還能在主會上立足嗎?所以孔子說「人而無信
不知其可也,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」。(為政)可見
信對人生的關係就像輗軏與車一樣的重要,為人豈可無信呢。

茲舉歷史故事二則如下:

一、周武王:膠鬲初隱商,周文王舉以為臣,武王興兵代殷,殷使
膠鬲候周師於鮪水,膠鬲問曰「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」,武王曰「不
子欺將赴殷也」復問曰「 至」曰「將以甲子至殷郊,子以是報矣」
,膠鬲乃歸,時天雨而武王疾行不輟,軍師請休,武王曰「吾以令膠
鬲以甲子之期報其君矣。今甲子之期不至是令膠鬲不信也。其主必殺
之,吾疾行以救膠鬲也。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。

二、曾子:曾子之妻至市,其子隨之而泣,其母曰「汝還顧返為汝
殺彘」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。妻止之曰:「特與嬰兒戲耳」。曾子
曰「嬰兒非與戲也,嬰兒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學者也,聽父母之教令
,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,父欺子而不信其母,非以成教也。」遂烹彘
。(春秋)故為人父母者對己之兒女所言必有信而不能戲言欺也!

伍、禮

何謂禮:說文「禮,履也,所以事神致福也」就是祭祀拜神以求
福址,這是最初禮的意義,但是後來的演變由祭神的儀禮,而為一切
社會人類風俗習慣行為模範圍的規矩,所以禮可稱之謂禮法、禮制、
禮節,因為它是個人和國家的一種活動範圍的法則,所以稱為禮法;
因為他是一種制度,所以稱之為禮制;因為他可以節制人們的行為,
所以稱之禮節,節制人的行為。

孔子對於禮是非常重視的,一部論語中講到禮的有五十五章,共
用七十五個禮,如:「不學禮無以立」、「不知禮無以立」(學而泰
伯)。都是告訴我們不知禮不學禮就無法立身處世。孟子:「禮重於
食色」(告子)、「無禮義,則上下亂」(盡心),荀子致士篇:「
禮者,治之始也」,故「禮及身則修」,荀子他說:「禮起何也,曰
:人生而有欲,欲而不得,則不能無求,求而無度量分界,則不能不
爭,爭則亂,先王惡其亂也,故制禮義以分之,以養人之欲,給人之
求,使欲必不窮乎物,物必不屈於慾,兩者相待而長,是禮之所起也
。」由此可見禮就是禮儀、秩序、紀律、條理、制度的意思,是為個
人立身處世之本,而欲明禮、守禮,則必須由敬入手,禮與敬是不可
分的,故明禮的人其閑居也,必居敬、慎獨、以禮自持,以敬自守,
其待人也,必莊肅,容止而無輕慢之行也,古今塵哲莫不由居敬守禮
而行之也。

茲舉歷史故事二如下。

一、子路:名仲由,孔子弟子,仕衛為孔悝吧宰,孔悝母伯與堅良
夫,謀立太子蒯贖,迫孔悝與蒯贖盟,而劫出公,出公,子路將
入,子羔止之,子路曰:「食焉不避其難」,遂入,蒯贖使人攻之,
子路以戈擊之,斷纓,子路曰:「君子死冠不免」,乃結而纓死。

二、孔融:東漢孔融兄弟七人,融第六,幼有自然之性,四歲時,
每與諸兄共食梨,融輒引小者。大人問其故,答曰:「小兒法當取小
者」,由是宗族奇之。

陸、義

何謂義:易傅「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」。孟子「君臣有義」,又說
「義人路也」,「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」,孔子說:「義者宜也尊
賢為大」,韓愈說「行而宜之謂義」,可見義即合宜,不外包括知生
死、辨是非、明取捨,慎行止,負責任,亦即所謂「公而忘私,國而
忘家,先人後已,捨生取義。」故義為人生一切當盡之理,如責任所
在義不容辭,凡事各盡其義,即可恰得其宜。

義也是約束自己的行為表現,仁為待人、義為克己,人能以義待
之,即不流於邪惡。誤入岐途亦不會妨害他人,危及自身,人能嚴律
己,言行有度,自重自愛,則人必尊重之。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
」。

茲舉二則歷史政事如下:

一、義姑姊:齊攻魯至魯郊,見一婦人抱一兒攜一兒軍及矣,棄其
所抱抱其所攜而走,兒隨而啼,婦人不顧,齊將問兒走者誰,曰:「
吾母也」,齊將追而問之,婦曰:「所抱者兄之子,所棄者妾之子,
軍至,力不能兩存,寧棄妾之子也。」齊將曰:「兄子與己子孰親?
」婦人曰:「己之子私也,兄之子公也,雖痛乎獨謂義何?」於是齊
將按兵而止,使言於君曰:「魯未可伐也,山澤婦人猶知行義,而況
士大夫乎,遂還」。魯君聞之,賜婦人束帛百端,號曰義姑姊,君子
曰「義其大哉,雖在匹婦國猶賴之」。

二、武訓:山東堂邑人,人稱為武七,三歲喪父,行乞事母,稱孝
丐,七歲喪母,晝行乞夜績麻,閱三十餘年,積錢萬緡,人勸之娶不
應,自恨不識字,誓必教人人讀書識字,在邑之抑林集,購地建學社
,延師興學,束脩必豐,禮義周摯,教師學生有偷懶者,武輒長跪必
得請乃已,嗣後又在堂邑,館陶、臨清等處設義學,凡四所,行乞所
餘,不妄費一錢,光緒間卒於臨清,宣統二年,山東巡佐奏請宣付史
館立傳,後有詩頌之云:「莫道乞人沒下場,誰知武訓威名揚,線頭
纏出千秋業,豆沫長留萬古芳。」

柒、廉

何謂廉?周禮:「廉以持官府,亦計弊辟吏之治,一曰廉善,二
曰廉能,三曰廉敬,四曰廉正,五曰廉法,六曰廉辨。」論語:「古
之矜者曰廉」。古云:「非其義也、非其道也,祿以天下勿顧也,繫
馬千駟勿視也。」蔣公訓示:「廉者明也,能辨別是非之謂也。合乎
禮義為是反乎禮義是非,知其是而取之,知其非而舍之。此之謂清清
白白的辨別。」

廉,具體來說就是:「既明且潔,嚴慎取予。操守節,辨別是非
,崇尚節約,以惜物力。」所以廉者不茍營求,有節操,清正節明,
然廉應以義為依歸,以道為準則,故臨財不茍得,人能恭敬,廉能是
福之基,驕奢、淫逸是禍之始,有志之士,莫不安份,清廉自持。

茲舉歷史人事二則於后:

一、漢孔奮,字君魚,扶風茂陵人,曾為守姑藏史,在職數年,財
產無所增,事母孝謹,奉養極求珍膳。躬率妻子同甘菜菇,力行清廉
,治貴平仁,被召單車就道,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:「孔君清廉仁賢
,舉邑蒙恩,如何今去,不報其德。」遂相賦歛牛馬器物,千萬以上
,追送百里,奮謝之一無所受,為武郡太守,舉郡莫不改操,為政明
斷,見有美德,愛之如親,其無行者忿之若讎郡中稱為清平。

二、楊震:東漢人,字伯起,少好學,明經博覽,時稱關西孔子,
嘗客居於湖州,郡禮命皆不受,後有冠雀銜三鱣魚,飛集講堂前,都
講進曰:「蛇鱔者,卿大夫之象也,數之者法三台也,先生自此昇矣
。」五十始什州郡,舉茂才,四遷荊州刺史,昌邑令王密,夜懷金以
遺震,震不受,客曰:「幕夜無知者」,震曰:「天知地知,你知我
知,何謂無知?」密乃愧而出。

捌、恥

何謂恥:恥,辱也,悖禮犯義皆源於無恥,六書「恥從心耳會意
,取聞過自愧之義。凡人心慚,則面紅耳赤是其驗也。

孔子曰「行己有恥」(論語子路)「邦有逼貧且賤焉恥也。邦無
道富且貴焉恥也」(泰伯)這說明自己作任何事應知恥,國家有道貧
且賤,是自己無才無德,固然可恥,但國家無道而自己仍能享受富貴
,那是自己同流合污更可恥了。因此一個人的言行必須要小心謹慎做
不到的不要說,說的一定要做到,所以孔子說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
躬之不逮也」又說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(里仁憲問)這都是告
戒我們言行相顧,不能只說不做,或只會講大話愛虛表,而無實際的
行為表現,這都是可恥的行為。

茲舉歷史故事二則如下。

一、勾踐:越王勾踐與吳國戰爭中,敗於吳被俘,不惜忍辱負重,
為吳王夫差餵馬,三年始歸,遂臥薪嚐膽勵精圖治,謀事十年生聚十
年教訓,卒三戰而敗吳,吳乞和不許,夫差自刎死,吳滅越乃稱霸於
諸候。

二、廉頗:趙國大將,藺相如奉璧使秦,秦不予十五城,仍以完璧
歸趙,秦又約趙王會於澠池,意欲恃勢挾持,相如隨往,卒使趙王安
然而歸,得受上賞,廉頗見相如位出其右,嫉之甚欲折辱之,相如避
不與見,屈己以謀國。廉頗聞之,非常慚愧,負荊請罪,遂為知交,
其知恥認錯之勇,實為我人之模範

以上略述八德,孝悌禮義忠信廉恥,實寓於我人日常生活「衣食
住行」中,因孝悌為立身之大本,禮義治人之大法,廉恥立人之大節
,苟不行此,實不足以挽化世俗之頹風,望各位有志之士力行不息,
終身持之,立己立人,達己達人,共負起發揚固有文化之美德,實乃
國家之幸,全人類之幸也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24 11:08 , Processed in 0.05600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