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. 得到古今修行人追求的道體,找到修道的竅門路徑,有直接入手的功夫,容易成就,不必浪費幾世去摸索。
E. 不同根器、不同背景,不同教育程度,所得的卻一樣,也一樣受用。雖然所得的一樣,行道方式依各個人背景之不同而有所不同。智識份子得了道後可以著書立說,代天宣化;不識的人得了道之後,只要知道道好,好好修道,盡心盡力在道場幫辦。人人行道之方式不同,但成道則是一樣的。成道之後所證的果位也不會因你是著書立說而比較高,也不會因為你是行無畏施而比較低。
F. 不修禪定不斷煩惱,每個人得了道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仁義道德,把人道作得圓滿,即可成道,不必以過去那些種辛苦的方式去修行。
G. 人人得道之後便可渡化眾生,行功立德,不必等到德高望重。
H. 不必拋家捨業,夫妻同修、父子同修,半聖半凡,入世不忘修道,修道不忘入世,以出世的精神入世,最後達到出世入世一體,如此在花花世界中煆鍊出更好的功夫。